無論是潛孔鉆頭還是跟管鉆頭,無論是大鉆頭還是小鉆頭,斷裂的問題仍然是大問題,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,關(guān)鍵是選材,有人說選軟材料,這樣既不掉柱又不容易斷裂,有的人則走另一個極端,實則不然它需要鋼材的綜合性能發(fā)揮,鋼材常見的力學(xué)性能通俗解釋歸為四項,即:強度、硬度、塑性、韌性。簡單的可這樣解釋:
強度,是指材料抵抗變形或斷裂的能力。有二種:屈服強度σb、抗拉強度σs。強度指標(biāo)是衡量結(jié)構(gòu)鋼的重要指標(biāo),強度越高說明鋼材承受的力(也叫載荷)越大;
硬度,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壓人的能力。常見有三種:布氏硬度HBS、洛氏硬度HRC、維氏硬度HV。硬度是衡量鋼材表面變形能力的指標(biāo),硬度越高,說明鋼的耐磨性越好;即不容易磨損;
塑性,是指材料產(chǎn)生變形而不斷裂的能力。有兩種表示方法:伸長率δ、斷面收縮率ψ。塑性是衡量鋼材成型能力的指標(biāo),塑性越高,說明鋼材的延展性越好,即容易拉絲或軋板;
韌性也叫沖擊韌性,是指材料抵抗沖擊變形的能力,表示方法為沖擊值αk。沖擊韌性是衡量鋼材抗沖擊能力的指標(biāo),數(shù)值越高,說明鋼材抵抗運動載荷的能力越強。
一般情況下,強度低的鋼材,硬度也低,塑性和韌性就高,例如鋼板、型材,就是由強度較低的鋼材生產(chǎn)的;而強度較高的鋼材,硬度也高,但塑性和韌性就差,例如生產(chǎn)機械零件的中碳鋼、高碳鋼,就很少看到軋成板或拉成絲
另外我們的熱處理工藝對鉆頭的斷裂問題、壽命問題也著決定性作用,搞熱處理的如果不注重技能的提高,終也是死路一條,歡迎選用名達正宇鉆頭、沖擊器13483329192 李部長
熱處理是鋼在固態(tài)下加熱到預(yù)定的溫度,保持一定的時間,然后以某種冷卻方式冷卻下來的一種加工工藝。其工藝過程是:加熱-----保溫------冷卻。
熱處理的目的是:改變鋼的內(nèi)部組織結(jié)構(gòu),從而改善工件的工藝性能、使用性能,挖掘鋼材的潛力,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,提高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。節(jié)約材料和能源。
1、碳鋼的普通熱處理工藝方法
1)鋼的退火
鋼的退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,保溫一段時間,然后緩慢地隨爐冷卻。此時,奧氏體在高溫區(qū)發(fā)生分解,從而得到比較接近平衡狀態(tài)的組織。一般中碳鋼(如40、45鋼)經(jīng)退火后消除了殘余應(yīng)力,組織穩(wěn)定,硬度較低(HB180~220)有利于下一步進行切削加工。
2)鋼的正火
鋼的正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或Accm線以上,保溫一段時間,然后進行空冷。由于冷卻速度稍快,與退火組織相比,組織中的珠光體量相對較多,且片層較細密,故性能有所改善,細化了晶粒,改善了組織,消除了殘余應(yīng)力。對低碳鋼來說,正火后提高硬度可改善切削加工性,提高零件表面光潔度;對于高碳鋼,則正火可消除網(wǎng)狀滲碳體,為下一步球化退火及淬火作好組織準(zhǔn)備。
3)鋼的淬火
鋼的淬火通常是把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,保溫一段時間,然后放入各種不同的冷卻介質(zhì)中快速冷卻(V冷>V臨),以獲得具有高硬度、高耐磨性的馬氏體組織。
4)鋼的回火
鋼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鋼重新加熱至Ac1線以下的一定溫度,經(jīng)過適當(dāng)時間的保溫后,冷卻到室溫的一種熱處理工藝。由于鋼經(jīng)淬火后得到的馬氏體組織硬而脆,并且工件內(nèi)部存在很大的內(nèi)應(yīng)力,如果直接進行磨削加工則往往會出現(xiàn)龜裂,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將會引起尺寸變化從而失去精度,甚至開裂。因此,淬火鋼必須進行回火處理。不同的回火工藝可以使鋼獲得各種不同的性能。
2、碳鋼普通熱處理工藝
1)加熱溫度
碳鋼普通熱處理的加熱溫度,原則上按加熱到臨界溫度Ac1或Ac3線以上30~50℃選定。但生產(chǎn)中,應(yīng)根據(jù)工件實際情況作適當(dāng)調(diào)整。熱處理加熱溫度不能過高,否則會使工件的晶粒粗大、氧化、脫碳、變形、開裂等傾向增加。但加熱溫度過低,也達不到要求。
表2-1碳鋼普通熱處理的加熱溫度
方 法 加 熱 溫 度 (℃) 應(yīng)用范圍
退 火 Ac3+(20~60) 亞共析鋼完全退火
Ac1+(20~40) 過共析鋼球化退火
正 火 Ac3+(50~100) 亞共析鋼
Accm+(30~50) 過共析鋼
淬 火 Ac3+(30~70) 亞共析鋼
Ac1+(30~70) 過共析鋼
回火 低溫回火 150~250 刃具、模具、量具、高硬度零件
中溫回火 350~500 彈簧、中等硬度零件
高溫回火 500~650 齒輪、軸、連桿等綜合機械性能零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