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T整體環(huán)境SMT車間需在如下幾方面作監(jiān)控,以保證健康安全生產,高品質高效率付貨。
ESD控制
溫濕度與聲光電
RoHS控制
化學品控制
根據(jù)相應的WKIC,
作業(yè)員在進入SMT前,必先檢測防靜電手環(huán)與防靜電鞋是否合格;車間溫濕度需根據(jù)相應的操作指引控制在一定范圍, 并定時作記錄。
作業(yè)環(huán)境之光照度與噪聲需符合ISO 14000要求;待使用與正在使用的物料、工具、夾具需有明顯的RoHS標識,以保證環(huán)保產品不被受污染;所有化學品之儲存、標識、使用、泄漏、棄置等作業(yè)需符合的環(huán)境文件要求。
生產前準備生產前需對以下幾方面作監(jiān)控
設備、工具與夾具之準備
文件之準備
物料準備 正式開拉前,QA要在生產員工作業(yè)的基礎上,檢查設備儀器的設置(氣壓、溫度、頻率等)是否符合相應的工程WKIC要求,檢查設備的校驗標簽是否過期,有沒有保養(yǎng)記錄;工具與夾具的標識是否清晰,擺放是否整齊。生產部發(fā)出《SMT換線換班確認項目表》后,QA需要檢查確認其相關項目并簽署;同時,發(fā)出相應的文件,包括產品正式文件與輔助文件并作登記;檢查是否有正在生效的TVN、ECN以及待跟蹤的FAR、CAR,若有則及時通知工程師處理。物料的準備包括以下:
PCB準備:按照流程紙核準PCB編號、版本與數(shù)量;然后放入烘箱作烘干作業(yè),其溫度與時間要求需參考相應的WKIC與Visual Aid;QA需定期對烘箱溫度量度記錄,把測溫線放進烘箱中間一層中間位置測量;有金手指的產品,必要時需貼高溫膠紙以防止后續(xù)作業(yè)過程中損傷、沾污;烘烤作業(yè)時需留意標識,分清已烘烤與待烘烤的產品;烘烤合格的產品按相應WKIC的要求,裝入板架并送上生產線。
錫漿的準備:錫漿從貨倉領回來后,需貼上標簽并放入冰箱儲存;QA每天定時量測冰箱溫度并作相應記錄;錫漿從冰箱拿出來使用需編號,并按相應的WKIC作回溫處理。? 元件從物料倉領取后,需裝入合格的飛達以待生產,任何經(jīng)工程確認有問題但又沒有維修好的飛達不得用于生產;在裝飛達的過程中,QA需嚴格監(jiān)控產品的追溯標識。對于IC管包裝的物料,必須有清楚的產品追溯標識與裝管時注意極性。對于Tray裝的元件,擺放時須注意其極性或方向。對于BGA等濕敏感元件,盡量在臨近機器開動前拆開包裝。
?間接物料的準備:膠紙、指套、手套、防靜電零件盒、抹布、IPA等需留意其擺放是否整潔。 所有物料必須符合先進先出(FIFO)的原則。對于MRB 處理的物料需要特別留意其處理內容。6.3 線上質量控制線上質量控制參照DESI-WORK-01的要求,分為試產與正常生產之不同控制,其內容詳見Control Plan。
印刷錫漿工序
印刷錫漿前需按照生產流程紙與相應的換線確認表確認鋼網(wǎng)、錫漿。包括鋼網(wǎng)編號與版本;錫漿有無過期,有無進出冰箱的時間記錄,其進出次數(shù)是否超過相關文件規(guī)定,錫漿是否有臟物、凝固等不良現(xiàn)象;確認刮刀安裝是否正確。
PCB刮完錫漿后,用雙手平端板進行檢查,傾斜角不能超過30°,錫漿覆蓋率與印刷位置符合文件要求,無錫漿過多、過少、漏印錫漿等現(xiàn)象,且相鄰焊盤間的錫漿不能連錫短路,錫漿不能出現(xiàn)干硬、塌落等現(xiàn)象,不能含有雜質,該雜質主要從外觀上進行判別,如變色、氧化與物來物等。? PCB印刷錫漿首件,需測量錫漿高度。正常巡檢時,定期作X-R Chart.
印刷中途需監(jiān)控員工按相關文件的要求,定期擦拭或清冼鋼網(wǎng)。印刷不良需清洗、烘烤后重新作業(yè),需留意跟蹤,以防止PCB板離開生產線后品質與數(shù)量不受控。6.3.2 點膠? 點膠前需檢查膠水是否過期,品質不良等。
點膠時需按相應的Visual Aid或工程要求檢查其位置以及其點膠量是否合適。
點膠不良需及時、小心處理,不讓PCB重疊,不讓膠水進入通孔內。6.3.3 貼片? 按照相應的WKIC,貼片機首次上料以及生產中途每次接換料,均需核對。在拉長核對完貼片機站位上的裝料后,QC需根據(jù)貼片機的飛達List檢查飛達上的物料是否正確。
生產開始,需打膠紙板與首件,然后用放大鏡檢查貼裝外觀以及用LCR測量儀器測試元件值, 以檢查所貼裝元件有無錯漏、移位、極性錯誤、側立、短路、下壓過深等現(xiàn)象。
機器偶有貼片不良需手動修正,或某些元件暫時不適應機器貼片而需手擺,QA需嚴格監(jiān)督生產員工按相應的WKIC操作。
正常巡檢時,需定期作記錄。
回流焊工序? 正常作業(yè)前需仔細核準爐溫程序,且檢查其溫度曲線圖,各溫區(qū)溫度需符合相關Visual Aid的要求。首件過爐后需經(jīng)QC確認,以保證其質量符合最新版IPC-A-610 Class2標準與內部的相關質量要求,無假焊、錫點破裂、錫漿不固化、少錫、本體沾錫、漏元件、錯元件、元件損壞、極性錯誤、上翹、短路、PCB起泡、綠油開裂等。
正常巡檢時需作品質檢查記錄,且定期作C-Chart。
QC需對回流焊爐作爐溫Visual Aid,并定期測量實際爐溫曲線是否與其相符。
PCB冷卻? PCB從回流焊爐后出來,需經(jīng)冷卻后才可流入下工序,以保證其溫度在PCB玻璃化轉變溫度(Tg)以下,最好在100℃以下。
監(jiān)督員工按相應的WKIC操作,防止堆板,以免影響前后工序。
AOI與X-Ray檢查嚴格要求作業(yè)員在開始生產前,用金樣板檢驗AOI;生產時需正確區(qū)分良品與不良品,并對經(jīng)維修站確認的不良品作相應的記錄。
維修站
定期測量烙鐵、加熱板溫度設定。? 檢查元件標識,以防用錯物料。
與工程人員共同指導、監(jiān)管維修作業(yè)。
全檢維修后的產品。
QA抽檢對AOI后的每一批量產品,按AQL進行外觀抽檢作業(yè)并記錄。
清冼
QC需定期抽檢產品清洗效果,包括外觀、電離子含量檢測。
QC需定期檢測DI水導電率、電離子測試儀校準。
分板
監(jiān)督操作員按相應的WKIC與相應Visual Aid調節(jié)上下刀片間距并確認首件。
定期巡檢PCB切割作業(yè),檢查有無元件損傷、PCB板變形、銅片被切掉(銅片殘缺)或卷邊以及元件上的焊點是否被震裂等。
出貨檢查生產有需要時,需對AOI檢查合格的產品作出貨前抽查。生產需對未經(jīng)AOI檢查的產品作人工目視檢查。QA需對所有待出貨的產品作出貨前抽查并記錄。
不合格處理
生產中發(fā)生的任何不良,需記錄在《SMT問題記錄》上。
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,超出控制界限,則開具FAR,由工程、QA、生產共同跟進,同一產品同類問題超過3次FAR仍不能解決問題,則以CAR形式跟進。視需要開具《停線單》。
后工序投訴的產品質量問題,開FAR跟進。有需要時,AOI工程師需確認不良品并用它調校AOI程序。
QA抽查產品時,超出AQL允收水準,需填寫《產品退貨記錄》,并將整批貨退回生產重檢,同時,向前追蹤1個生產子批量。
不合格品影響到超過3個以上部門,經(jīng)MRB出貨,需有紅色《異常卡》跟隨。若不合格品經(jīng)由3個以內部門協(xié)商能解決,可不發(fā)MRB,但需有紅色《異??ā犯S,該卡需有編號并登記在冊,卡上有相關人員簽名以及注明了對該產品的處理措施。
生產員工嚴重違反操作指引作業(yè)且造成產品質量不良,類如錯料、錯爐溫等,以CAR形式跟進;同類型輕微違反操作指引有5次以上重復發(fā)生,則以CAR形式跟進。
產品質量不良若由原材料引起,需由制程工程師發(fā)出RMFAR,QA部負責聯(lián)絡IQC與供應商共同跟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