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M公司簡介
IBM,即國際商業(yè)機器公司,(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),(NYSE:IBM)1911年創(chuàng)立于美國,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(yè)務解決方案公司,是一家擁有近40萬員工、1000億美元資產的大型企業(yè),其2008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,凈利潤為120多億美元。它是世界上經營最好、管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。
在過去的九十多年里,世界經濟不斷發(fā)展,現代科學日新月異,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、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全球信息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保證了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行業(yè)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。眾所周知,早在 1969 年,阿波羅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,肩負著人類的使命,首次登上了月球;1981 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又成功地飛上了太空。這兩次歷史性的太空飛行都凝聚著 IBM 無與倫比的智慧。
在計算機這個發(fā)展最迅速、經營最活躍的行業(yè)里,其銷量居世界之首,多年來,《幸福》雜志評選出的美國前500家公司中一直名列榜首。IBM公司追求卓越,特別是在人才培訓、造就銷售人才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。具體地說,IBM公司決不讓一名未經培訓或者未經全面培訓的人到銷售第一線去。銷售人員們說些什么、做些什么以及怎樣說和怎樣做,都對公司的形象和信用影響極大。如果準備不足就倉促上陣,會使一個很有潛力的銷售人員夭折。因此該公司用于培訓的資金充足,計劃嚴密,結構合理,一到培訓結束,學員就可以有足夠的技能,滿懷信心地同用戶打交道,不合格的培訓幾乎總是導致頻繁地更換銷售人員,其費用遠遠超過了高質量培訓過程所需要的費用。
這種人員的頻繁更換將會使公司的信譽蒙受損失,同時,也會使依靠這些銷售人員提供服務和咨詢的用戶受到損害。近年來,該公司更換的第一線銷售人員低于3%。所以從公司的角度看,招工和培訓工作是成功的。
IBM公司的銷售人員和系統(tǒng)工程師要接受為期12個月的初步培訓,主要采用現場實習和課堂講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。其中75%的時間是在各地分公司中度過的;20%的時間在公司的教育中心學習。分公司負責培訓工作的中層干部將檢查該公司學員的教學大綱。這個大綱包括從公司中學員的素養(yǎng)、價值觀念、信念原則到整個生產過程的基本知識等方面的內容。學員們利用一定時間與市場營銷人員一起訪問用戶,從實際工作中得到體會。
IBM驗廠咨詢---IBM的大事記
2004年12月8日,聯(lián)想董事長柳傳志與IBM副總裁John Joyce正式簽約。聯(lián)想將以6.5億美元現金及價值6億美元股票,總計12.5億美元拿下了IBM全球PC業(yè)務,IBM公司將擁有18.5%左右的股份。
2008年4月,國際著名信息技術和服務公司IBM近日宣布其已完成對Telelogic AB公司股權的收購,總交易價格約為8.45億美元(約合50億瑞典克朗)。
2008年5月13日,IBM公司宣布已成功收購 FilesX。FilesX 是一家私人控股存儲軟件公司,專門從事為企業(yè)及其遠程分支辦事處提供持續(xù)數據保護和近乎即時的數據和應用恢復軟件。本次收購已于 4月 21日完成。
2009年7月,IBM系統(tǒng)創(chuàng)下新紀錄,第十次連續(xù)登上全球最強大超級計算機排名榜首。IBM為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“走鵑項目(Roadrunner Project)”建造的計算機是世界上首個計算速度突破 petaflop(每秒鐘一千萬億次計算)的超級計算機,至今保持著計算速度的世界冠軍地位。
IBM的三次興衰
IBM 的三次興衰經歷確實耐人尋味。從中不難看到,IBM 的“興”,多來自正確的決策和內部管理,適當的外部競爭策略。而其“衰”,則主要因為決策的失誤。如果IBM 早年(60 年代中)適時開發(fā)個人電腦,80 年代中期適時盡早采用英特爾公司的386 機芯,那么一、二次“衰落”是可以避免的。
IBM矩陣式的組織結構
IBM是一個巨大的公司,很自然地要劃分部門。單一地按照區(qū)域地域、業(yè)務職能、客戶群落、產品或產品系列等來劃分部門,在企業(yè)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,從前的IBM也不例外。"近七八年以來,IBM才真正做到了矩陣組織。"這也就是說,IBM公司把多種劃分部門的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,其組織結構形成了"活著的"立體網路--多維矩陣。IBM既按地域分區(qū),如亞太區(qū)、中國區(qū)、華南區(qū)等;又按產品體系劃分事業(yè)部,如PC、伺服器、軟體等事業(yè)部;既按照銀行、電信、中小企業(yè)等行業(yè)劃分;也有銷售、渠道、支援等不同的職能劃分;等等,所有這些縱橫交錯的部門劃分有機地結合成為一體
IBM(國際商用機器公司)是眾所周知的計算機領域龍頭老大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,它的一舉一動都對整個產業(yè)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。1985年IBM通用大中型機獨占世界市場的70%,大型機的毛利率高達85%、中小型機毛利率也高達50%。那時,人們唯IBM馬首是瞻。
然而好景不長,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的小機器化動向使大型機失去往日的風光,而它培育起來IBM PC兼容機廠家反而成為它的競爭對手,在促使IBM PC壯大的過程中,它成了為人作嫁衣裳者,真正的實惠落在微軟和英特爾身上。
從1990年至1993年它連續(xù)三年虧損;1993年一年的虧損額高達80億美元,累計虧損額達168億美元,創(chuàng)美國企業(yè)史第二高虧損記錄。IBM股票狂跌至每股40美元,個人機份額被擠出前三名,大型機更是空前蕭條。人們把IBM視為行將消滅的恐龍。這一藍色巨人內部更是人心惶惶、愁云慘霧,大有人命危淺、朝不慮夕的味道。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,郭士納(Gerstner)受命于危難之秋,擔負起扭虧為盈、重塑藍色巨人的重任。1993年4月郭士納擔任IBM總裁后,很快便抑制住IBM下滑的趨勢,接著便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使IBM扭虧為盈,不到5年便使IBM以嶄新面貌再一次成為業(yè)界舉足輕重的公司。IBM脫胎換骨式的新生,被譽為企業(yè)史上的奇跡,而創(chuàng)造這一奇跡的正是這位扭虧能手郭士納。
深圳市凱冠企業(yè)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(yè)從事食品/化妝品/保健品/藥品安全管理、醫(yī)療器械管理、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汽車安全管理認證咨詢機構,致力于從事ISO9001、ISO14000、OHSAS18000、ISO13485、TS16949、ISO20000、ISO27001、SA8000、AS9100、ISO22000(HACCP)、IRIS、FSC/PEFC、GMP/GSP、ISO12647、G7、QC080000、FSC/COC、PEFC、ICTI、SA8000、WRAP、ETI、BSCI、ICS、EICC、CSC9000T等國際認證咨詢以及客戶驗廠咨詢、企業(yè)管理咨詢、管理培訓及職業(yè)技術職稱資格考核培訓。凱冠集團總部設在長沙,在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蘇州、東莞、成都、寧波、西安、武漢、沈陽、福州、鄭州等全國范圍內設有十多家分支機構,擁有完善的服務網絡覆蓋全國,有近百名各類資深專家正活躍在全國各地為不同客戶提供咨詢、培訓服務,是目前國內最為專業(yè)性咨詢(顧問)機構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