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導管安裝:小導管安裝應在型鋼拱架架立后進行。將加工好的小導管插入已鉆好的眼孔,為充分發(fā)揮小導管的支護作用,將小導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鋼支撐上。然后,用錨固劑封堵導管周圍孔口以及工作面上的裂縫。
根據(jù)設計要求,對不同地段不同地質情況圍巖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。小導管采用Φ42熱軋無縫鋼管,長度4.5 m,壁厚3.5mm,環(huán)向布置間距0.4m,每環(huán)打入長度3.5m,縱向水平搭接≥1m。沿拱部開挖輪廓線外緣布置,鋼管外插角均為3~5度,管內預注漿為水泥漿單液漿體。
小導管尖頭機如果不配備高頻加熱設備,即為冷縮,雖然對于42和50的小導管也是可以成型的,但速度和加熱縮尖比起來,效率天壤之別。冷縮一根小導管15公分,大約需要10分鐘;而高頻熱尖一根小導管約1-2s,時間上的效率顯而易見,所以不要為了省材料費,而耽擱施工的工期。
小導管縮尖機設備介紹:
全自動超前小導管縮尖機是由徐州邁斯特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(fā)部技術人員經(jīng)過精心設計、多次實驗而發(fā)明的全新工藝和設備,設備經(jīng)過多次改良后,目前可以適合多數(shù)客戶的使用需求。該設備可以實現(xiàn)超前小導管前端縮成圓錐型的尖頭,原料通過自動夾緊送料機構送進高頻感應加熱爐、溫度設置在再結晶溫度850攝氏度左右,加熱時間在6秒至8秒。加熱后的半成品被送進縮尖主機,縮尖主機中4片旋轉壓型模具在高速旋轉時將管件加熱區(qū)域逐漸縮成圓錐形。
該設備采用簡易流水線設計,安全、可靠,特別是縮尖主機采用臺灣全新靜音技術設計,現(xiàn)場噪音更低!成型效果更好!選配節(jié)能型高頻感應加熱爐,加熱速度快、節(jié)能。
北京小導管尖頭加工機/小導管設備
超前支護與預加固圍巖施工質量檢測 隧道在淺埋地段、自穩(wěn)性差的軟弱破碎地層,嚴重偏壓、巖溶流泥地段,砂土層、砂卵(礫)石層、斷層破碎帶以及大面積淋水或涌水地段施工時,由于開挖后圍巖的自穩(wěn)時間小于完成支護所需的時間,往往會發(fā)生開挖面圍巖失穩(wěn),或由于初期支護的強度不能夠滿足圍巖穩(wěn)定的要求以及大面積淋水、涌水而導致洞體圍巖喪失穩(wěn)定而產(chǎn)生坍塌、冒頂。這時需要進行超前支護或預加固。
超前小導管隧道注漿施工要點
1.管棚和小導管施工前要保證找頂徹底。
2. 管棚作業(yè)臺(支)架固定牢固,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帽,系好安全帶,穿好防滑鞋。
3.工作面比較暗,照明要良好。
4. 管棚作業(yè)換鉆桿及超前小導管作業(yè)頂進鋼管時,應防止鉆桿、鋼管掉落傷人;機具零件、螺栓等松動、磨損要及時更換。
5. 遇頂鉆、突水、突泥等地質災害時要及時撤離,及時匯報,等待處理完畢再施工。
6.臺架范圍內任何人不得進入,臺架上應有防護欄,防止鋼管、工具掉下傷人。
型號 |
YL50NCB |
||
加工管徑 |
42mm |
生產(chǎn)能力 |
60根/小時 |
功率 |
55kw |
電壓 |
380V |
模具 |
4瓣 |
重量 |
1200kg |
設備圖片
拱架格柵鋼架八字結加工工藝技術打破常規(guī)共同研發(fā),對其進行反復測試,最終完成了利用油壓千斤頂壓制模具使八字結成形的加工工藝,解決了八字結批量生產(chǎn)的難題。這種利用模具加工八字結的工藝把回型筋彎制成形、回型筋焊接成環(huán)和八字結平面頂彎三道工序一氣呵成,簡單方便,加工速度快,明顯提高了加工效率;加工成形的八字結形狀標準,保證了格柵鋼架的加工質量;改良后的八字結加工工藝大大減少了人工和機械費用,降低了加工成本。
運用范圍 Ⅳ級以上圍巖,尤其在膨脹性泥巖、松散堆積體、碎石土、地下水發(fā)育地格柵使用效果較好。
小導管縮尖機設備準備信息:
1、將本機置于平整地面,采用膨脹螺釘固定設備機體;
2、接通電源進線,其中縮尖主機選用最低50平方三芯的銅線。加熱爐采用3根最低50平方的單芯銅線;(電源為380V50HZ);
3、冷卻水桶內注入百分之80水位的純凈水(最好是軟水),開啟水泵,檢測水路循環(huán)效果(系統(tǒng)不報警即為無誤);
4、接通氣路,采用直徑10mm的氣管接通氣源兩聯(lián)件AFL2000,壓力設置為0.2MPA即可;
5、縮尖主機前下網(wǎng)篩位置注入20L機油(用于潤滑、冷卻主機關鍵零部件);
6、空載試運行:啟動電源、開啟氣泵、啟動主機旋轉、啟動加熱爐待加熱狀態(tài),腳踏送進機構腳踏開關,檢測工步時間是否正確、工步是否順暢。
超前小導管
現(xiàn)階段下,國內液壓元件普遍呈現(xiàn)出低端產(chǎn)品同質競爭、產(chǎn)能過剩,高端產(chǎn)品供給不足、依賴進口的局面。我國每年進口液壓件占液壓元件總銷售額約三分之一,但這些進口液壓件卻占掉了我國每年所有液壓件總利潤的三分之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