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
物質(zhì)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,
固體、
液體、
氣體、
等離子體等
半導體
等。我們通常把
導電性差的材料,如煤、
人工晶體、
琥珀、
陶瓷等稱為絕緣體。而把導電性比較好的金屬如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、鋁等稱為
導體??梢院唵蔚陌呀橛趯w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。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,
半導體材料的發(fā)現(xiàn)是最晚的,直到20世紀30年代,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后,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
。
本征半導體:不含雜質(zhì)且無
晶格缺陷的半導體稱為本征半導體。在極低溫度下,半導體的
價帶是
滿帶(見
能帶理論),受到熱激發(fā)后,價帶中的部分電子會越過禁帶進入
能量較高的空帶,空帶中存在電子后成為
導帶,價帶中缺少一個電子后形成一個帶
正電的空位,稱為
空穴??昭▽щ姴⒉皇菍嶋H運動,而是一種
等效。電子導電時等
電量的空穴會沿其反方向運動[1]
。它們在外電場作用下產(chǎn)生定向運動而形成
宏觀電流,分別稱為
電子導電和
空穴導電。這種由于電子-空穴對的產(chǎn)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導電稱為本征導電。導帶中的電子會落入空穴,電子-空穴對消失,稱為
復合。復合時釋放出的
能量變成電磁輻射(發(fā)光)或晶格的熱振動能量(發(fā)熱)。在一定溫度下,電子- 空穴對的產(chǎn)生和復合同時存在并達到動態(tài)平衡,此時半導體具有一定的載流子
密度,從而具有一定的電阻率。溫度升高時,將產(chǎn)生更多的電子- 空穴對,載流子密度增加,
電阻率減小。無
晶格缺陷的純凈半導體的電阻率較大,實際應用不多。
分類
半導體材料很多,按化學成分可分為
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
半導體
體兩大類。鍺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導體;化合物半導體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(砷化鎵、磷化鎵等)、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( 硫化鎘、硫化鋅等)、氧化物(
錳、
鉻、
鐵、
銅的氧化物),以及由Ⅲ-Ⅴ族化合物和Ⅱ-Ⅵ族化合物組成的固溶體(鎵鋁砷、
鎵砷磷等)。除上述晶態(tài)半導體外,還有非晶態(tài)的玻璃半導體、有機半導體等。
半導體的分類,按照其制造技術可以分為:
集成電路器件,分立器件、光電半導體、邏輯IC、模擬IC、儲存器等大類,一般來說這些還會被分成小類。此外還有以應用領域、設計方法等進行分類,雖然不常用,但還是按照IC、LSI、VLSI(超大LSI)及其規(guī)模進行分類的方法。此外,還有按照其所處理的信號,可以分成模擬、數(shù)字、模擬數(shù)字混成及功能進行分類的方法。
相關短語
半導體Semiconductor;intrinsic semiconductor
有機半導體[電子] organic semiconductor;TCNQ;OSTS
半導體晶體[電子] semiconductor crystal;[電子] semiconducting crystal;[電子] crystal semiconducting;[電子] Crystal Semiconductor
純半導體intrinsic semiconductor;pure semiconductor
半導體玻璃semiconducting glass;semiconductorglass
半導體整流semiconductor rectifier;semiconductor rectifier,semiconductor rectifier
離子半導體ionic semiconductor
半導體芯片semiconductor chips;conductor chip;semiconductor pellet;semiconductor chip,semiconductor chip
半導體制冷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;Semi-conductor refrigerant;Semiconductor Cooling;
共價鍵結(jié)構(gòu):相鄰的兩個原子的一對最外層電子(即價電子)不但各自圍繞自身所屬的
原子核運動,而且出現(xiàn)在相鄰原子所屬的軌道上,成為共用電子,構(gòu)成共價鍵。
自由電子的形成:在常溫下,少數(shù)的價電子由于熱運動獲得足夠的能量,掙脫共價鍵的束縛變成為
自由電子。
空穴:價電子掙脫共價鍵的束縛變成為自由電子而留下一個空位置稱空穴。
電子電流: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,自由電子產(chǎn)生定向移動,形成電子電流。
空穴電流:自由電子按一定的方向依次填補空穴(即空穴也產(chǎn)生定向移動),形成空穴電流。
本征半導體的電流:電子電流+空穴電流。自由電子和空穴所帶電荷極性不同,它們
運動方向相反。
導體電的特點:導體導電只有一種載流子,即自由電子導電。
本征半導體電的特點:本征半導體有兩種載流子,即自由電子和空穴均參與導電。
本征激發(fā):半導體在熱激發(fā)下產(chǎn)生自由電子和空穴的現(xiàn)象稱為本征激發(fā)。
復合:自由電子在運動的過程中如果與空穴相遇就會填補空穴,使兩者同時消失,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復合。
動態(tài)平衡:在一定的溫度下,本征激發(fā)所產(chǎn)生的自由電子與空穴對,與復合的自由電子與空穴對數(shù)目相等,達到動態(tài)平衡。
載流子的濃度與溫度的關系:溫度一定,本征半導體中載流子的濃度是一定的,并且自由電子與空穴的濃度相等。當溫度升高時,熱運動加劇,掙脫
共價鍵束縛的自由電子增多,空穴也隨之增多(即載流子的濃度升高),導電性能增強;當溫度降低,則載流子的濃度降低,導電性能變差。
雜質(zhì)半導體:通過擴散工藝,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少量合適的雜質(zhì)元素,可得到雜質(zhì)半導體。
P型半導體:在純凈的硅晶體中摻入三價元素(如
硼),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,就形成了P型半導體。
多數(shù)載流子:P型半導體中,空穴的濃度大于自由電子的濃度,稱為多數(shù)載流子,簡稱多子。
受主原子:雜質(zhì)原子中的空位吸收電子,稱受主原子。
P型半導體的導電特性:它是靠空穴導電,摻入的雜質(zhì)越多,多子(空穴)的濃度就越高,導電性能也就越強。
N型半導體:在純凈的硅晶體中摻入五價元素(如磷),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N型半導體。
施主原子:雜質(zhì)原子可以提供電子,稱施主原子。
N型半導體的導電特性:摻入的雜質(zhì)越多,多子(自由電子)的濃度就越高,導電性能也就越強。
結(jié)論:
多子的濃度主要決定于雜質(zhì)濃度。
少子的濃度主要決定于溫度。
PN結(jié)的形成:將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制作在同一塊
硅片上,
PN結(jié)的形成過程
在它們的交界面就形成PN結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