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其實只有兩種水,死水與活水。
我們現(xiàn)在日常經(jīng)常接觸到的水有以下幾種:井水,自來水,純凈水,這些水其實都屬于一種水——死水。
那么如何區(qū)分死水和活水呢?這就要說到水氣了。
水除了因為里面含有的物質(zhì)不同,而導(dǎo)致有水質(zhì)的區(qū)別之外,其本身是有區(qū)別的—水氣也是不一樣的。
水氣是什么?水氣就是推動水內(nèi)部的水分子運動的力量。
所以水氣越足的水越好,也就是水中的能量充足的水,中醫(yī)稱之為“活水”。
活水的一大特點是具有流動性,河水、江水比起井水,就屬于流動性比較大的水,最怕的就是一潭死水。
我們經(jīng)常喝的桶裝水和瓶裝水,暫且不說桶里面所裝的水原本是哪兒的水,只說水在桶里被封存了多久,我們恐怕都不清楚吧!
有一個故事,叫“王安石三難蘇學(xué)士”,講的是王安石出了三道題來刁難蘇東坡的事情。其中有一段兒是王安石讓蘇東坡經(jīng)過三峽的時候給他帶一壺中峽的水,結(jié)果蘇東坡一路游山玩水,把這事兒給忘了,到了下峽的時候才想起來。于是他就自作聰明地取了一壺下峽的水給王安石帶了回去。
王安石用蘇東坡帶回來的水一泡茶,就知道那水并非取自中峽,而是下峽之水。蘇東坡當(dāng)時還不承認,說:“你憑什么認為我所取為下峽之水,而非中峽之水呢?”王安石說:“上、中、下三峽的水氣完全不一樣:上峽的水流勢很急,下峽的水流勢很緩,只有中峽的水是流勢緩急適中的。用三峽的水泡茶,上峽的味道偏濃,下峽的味道偏淡,中峽的味道處于濃淡之間?!?
故事里的王安石所說的,水的緩急造就了水氣不一樣。就是我們中醫(yī)里所說的水氣,即推動水中的水分子運動的內(nèi)部能量。
對大多數(shù)人而言,泉水是的水,因為泉水是陰陽平和之水。但是我們不能籠統(tǒng)地說一種東西好與不好,因為同一種東西對于不同的人,具有不同的作用。所以我們只能說這個東西對哪些人好,對哪些人不好。
就像井水,包括地下水,這些水都偏陰、偏寒、偏沉降,如果我們用這種水去做沉降的藥,那就是最合適不過的。可是如果在我們?nèi)粘I钪锌偤冗@種水,就會受陰寒之毒。因此,我們一般都用井水來燉阿膠。比如你要燉一個大補陰煎,要燉骨髓、燉腔骨的時候,就要用這種水。一般人最忌諱喝剛打上來的井水,因為這樣的水是最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