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仔豬在斷奶過程中面臨著從液體轉變到固體飼料的應激時,如果胃pH值沒有降低,大腸菌就會隨著乳酸菌的減少而占菌群優(yōu)勢地位。胃內(nèi)的酸性條件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長,通過阻斷粘附位點或產(chǎn)生乳酸及其代謝物來降低胃pH值,從而抑制大腸桿菌的定植和增殖,達到抑制病原體的作用。
由于消化和免疫系統(tǒng)尚未完善,仔豬在斷奶期間對腸道致病菌尤其易感,生理上不適應采食固體配合飼料,導致進食量低、腹瀉、抗病力弱和生長滯緩為主要特征的“斷奶應激綜合癥”。
另外,斷奶料的緩沖能值較高,進而嚴重影響胃蛋白酶活性和生長性能,斷奶仔豬的胃酸分泌不足,會引發(fā)消化和食欲不振等問題。因此,需要在日糧中添加酸化劑,能提高蛋白質(zhì)消化率,同時具有殺菌和抑菌作用,酸化劑的介入能夠維持胃內(nèi)酸環(huán)境,進而促使胃蛋白酶的正常運作,加快蛋白質(zhì)的分解。在斷奶仔豬日糧中加入酸化劑甲酸鈣可以減少仔豬腹瀉。
有機酸甲酸鈣既能抑菌又能殺菌。由于未分解的有機酸是親脂的,它們可以穿過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膜,例如沙門氏菌。一旦進入細胞,胞質(zhì)pH值越高導致酸分離,釋放氫離子, 從而降低細胞內(nèi)pH值。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依賴于酶的活性,而酶的活性在pH值較低時就會降低。為了恢復平衡,細胞必須利用能量通過H+ - ATPase泵將質(zhì)子排出細胞膜,使細胞質(zhì)pH值恢復正常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暴露在有機酸中,這足以殺死細胞。
飼料級甲酸鈣通過降低食物的pH值和緩沖能力來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,同時抑制病原體的生長,從而改善腸道健康。添加飼料級甲酸鈣的日糧緩沖能力降低,減少有害微生物的定植。